体育热点

水城跃动,人生就是博:走进聊城东昌府区体育风采

水城跃动,人生就是博:走进聊城东昌府区体育风采

文化底蕴深厚的聊城,运动激情同样昂扬。在乡村戏台上,非遗舞蹈焕发活力,村民们的笑容与动作传递着生机与传承;社区广场上,太极拳悠然舒展,广场舞的旋律动人心弦,还有智能健身器械间的欢声笑语。体育已成为这座城市跳动不息的血脉与自豪感。2025“走齐鲁·看体育社会组织风采”活动于8月28日-29日走进聊城市东昌府区。在区体育总会的精准策划下,这座美丽的江北水城正在以体育为笔,描绘出全民参与、全龄友好的壮丽画卷。

水城跃动,人生就是博:走进聊城东昌府区体育风采

在高马新村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大戏台上,十多名扮相俊美的村民正翩翩起舞,展现龙头凤尾花竿舞的独特魅力。这项拥有超过500年历史的非遗项目,已成为当地农民健身娱乐的新风貌。花竿舞传承人马庆法已68岁,他用地道的乡语告诉记者,目前能跳这支舞的村民约有25人,年龄从32岁到72岁不等。“我一直在带队训练,希望这一项目能代代相传。”老人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高马新村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还配备了标准篮球场、漫步机、扭腰器和上肢牵引器等12件健身器材,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室内设有台球室、阅览室和乒乓球室,为文体活动与学习交流提供了充足空间。随着体育总会的成立,广场舞队、篮球队、太极拳队和传统非遗舞蹈队相继建立。“我们每年开展30余次全民健身活动,举办4次大型运动会。村民们的欢笑声和喝彩声极大提升了大家的运动意识。”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曲洪峰说道。

从乡村到城市,新区街道莲城社区依托体育组织网格,激活社区体育的“神经末梢”。居民们在音乐的陪伴下跳广场舞,老师带着热爱者练习太极拳,市民们聚集在智能健身驿站锻炼,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莲城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国亮表示:“目前辖区内社区健身队伍已达十余支,居民的广场舞队和太极拳队都成为身边的‘运动榜样’。通过精准对接老中青少的需求,使社区体育理念真正实现全民参与、老少皆宜。”

赛事的举办使城市形象更加亮丽。从“聊城东昌府杯”国际新秀超霸战到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720国际象棋文化节”等一系列赛事促使“东昌府”的名字声名远播。自2015年以来,东昌府区已连续十年承办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提供了给全国棋手交流的平台。地方还成功举办了中印国际象棋对抗赛和全国国际象棋团体锦标赛等重要赛事。聊城如同“江北水城·两河明珠”,为国际象棋和智力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东昌府区的赛事不仅承办高规格比赛,也融入本地特色。2024年,东昌府区的自主品牌赛事“聊城东昌府杯”全国国际象棋新秀超霸战,引入世青赛顶尖棋手参赛,并正式升级为国际赛事,成为23岁以下国际象棋新锐棋手的重要磨练平台。此外,东昌府区还创办了摩天轮快棋挑战赛等特色赛事,将城市地标“水城之眼”与智力运动结合。“棋手们在摩天轮上对弈,体现了棋艺交流与江北水城的独特风光。”东昌府区国际象棋协会会长王杰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国际象棋打造成具有东昌府特色的体育IP。”

首位年仅12岁的国际象棋大师李伊辰已经崭露头角。她表示:“下棋锻炼我的逻辑思维,让我学习更有条理。”在东昌府区,李伊辰这样的年轻棋手层出不穷,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国际象棋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

体育社团的崛起促进了群众的运动热情。自2024年以来,东昌府区涌现出诸如毽球、轮滑、羽毛球等多个体育协会,形成“政府主导、社团协同”的发展模式。网球运动协会的成立让更多爱好者接触到这项“贵族运动”。协会副会长何英雷介绍,协会不仅开展成人活动,还加强师资力量,聘请外国教练进行一对一教学,推动网球从赛场走入社区和学校的各个角落。

运动无年龄限制,运动观念需从小培养。聊城市幼儿体育协会会长马晓表示,东昌府区已建立54所幼儿体育与健康试点园,结合高校的指导,3年培育了800余名教师,开发园本体育课程。“我们构建‘园、区、市’三级幼儿体育赛事模式,每年吸引12万名幼儿及家长参与。”家长于泉风对此深有体会,“孩子参加篮球课后,体质变好了,个性也更开朗自信。”截至2024年,东昌府区的体育社团已达35个,社会体育指导员4100人,场地面积达27614万平方米,各社区开展的运动会实现全覆盖,办赛质量位于全市前列。体育逐渐成为了东昌府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体育总会,完善基层体育服务体系,培育更多优质体育社团,创新赛事形式和内容,助力东昌府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健康与快乐,铭记人生就是博的体育精神。

  1. 河北五超再战四轮,对决如烽烟,人生就是博!
  1. 济南队在全国射箭U16、U18锦标赛中夺7金,展现人生就是博的精彩!